95后训导员 教出广东第一批本土导盲犬

  临近中秋节,导盲犬安森跟着新主人回到了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。9月22日是它的生日,胡萝卜、南瓜、肉饼、蛋糕、玩具公仔,训导员和志愿者们给安森准备了生日会。两年前安森在基地出生,两年的时间,经过训练,它成为了一只优秀的导盲犬。

 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,广东有75.3万名盲人。然而,当时省内仅有一只导盲犬。在此背景之下,2016年6月,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在广州民政部门正式注册成立。

  2017年11月,在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,6只首批由广东本土训练的导盲犬毕业,目前已有4只导盲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为广东培育出第一批导盲犬的训导员,大多是95后。

  在日常训练中,他们克服了辛苦、单调的训练生活,用行动为导盲犬公益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。同时,通过训导员这份工作,有人摘掉了家人眼中“不靠谱”的标签,这群95后训导员,在“教学”的同时也在不断成长。

  没想到你能坚持下来

  晚上7点,在深圳福田,导盲犬安安把新主人黄晓兰安全带回家。一路上,安安和新主人配合默契。这是安安和新主人适配训练的最后一天,训导员郑梓健完成了工作,等在黄晓兰家门口,打算与安安道别。

  郑梓健坐在地上,俯身把安安搂进怀里,安安的头搭在郑梓健的肩膀上。“好好干!”他摸了摸安安的头,转身进了电梯,安安有些不舍得,跟了进来,郑梓健赶它回去。电梯门呼的一声关上,郑梓健和安安的“师徒生涯”结束了,安安的导盲犬生涯正式开始。

  郑梓健1998年出生,今年刚满20岁,2016年开始在导盲犬基地实习、工作。入职前,郑梓健已经有了心理准备,基地是公益组织,又处于初创阶段,各方面待遇肯定会打折扣,但等进入工作岗位时,他才真正体味到这份工作的辛苦。

  “平均每天都走一万八千多步吧!”郑梓健说,每个训导员要带两条左右的预备导盲犬,工作的8个小时基本都是在室外站着,或是走路,“刚开始,上完一天班脚都是肿的。”

  工作虽然辛苦,但当预备导盲犬按照指令学会一个新动作时,成就感很快就把辛苦冲淡了。郑梓健教会安安的第一个动作是“坐”,他记得按照训导主任教的方法,每次喂饭的时候,把狗粮攥在手里,不断向安安靠近,手大概压低到胯部的位置,安安就会在引导下坐下,他同时喊出“坐”。

  “坐!”安安两腿一弯,坐在了地上。经过几十次重复的训练,安安第一次在没有食物的引导下听懂了郑梓健的指令,学会了第一个动作。“当时感觉像赚了一百万!”郑梓健说,这是安安成为导盲犬的第一步,也是自己成为训导员的第一步。

  预备导盲犬的训练严格,淘汰率高。在导盲犬基地,每个训导员手上都有一份训练表格,记录预备导盲犬的训练目标和情况。单是社会化训练就有42项,包括坐、等待、简单避障、不扑人、不追逐……

  一年的训练,安安掌握了导盲犬的必备技能,而郑梓健也在成长。安安毕业的那天,郑梓健给爸妈打电话汇报。“当时我妈就说,没想到我会坚持下来。”郑梓健说,爸妈曾说觉得工作太累就回家,但通过努力带出了导盲犬后,自己好像不再是爸妈眼里不靠谱的95后了。

1 2 下一页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